陈元光籍贯考

类别:人物 考略 作者:陈月海 陈刚

唐朝初期,陈政奉命率领府兵平靖潮泉间蛮獠啸乱,元光从父征战,父殁,继袭父爵,率领其众。仪凤中,广东崖山盗起,潮泉响应,元光乞兵,遂平潮州。永隆二年,潮州再发盗贼,元光击贼,降服之。垂拱二年,疏请置漳州于泉潮间,以控岭表。朝廷从之,以元光领州事。元光恪尽职守,勤政爱民,将中原文化带到闽南,为漳州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而受到朝廷的褒奖和百姓的尊崇,誉为“开漳圣王”。然而遗憾的是,就是这么一位伟人,新旧唐书却没给他立传。因而关于他的籍贯,后人多有争议,竟出现河东、固始、揭阳三种不同的说法,且各有所据。今天我们有必要把史籍中的记载重新捋一遍,相互对比,加以辨析,以求历史的真实。下面按史籍先后顺序:

第一,河东说。

此说最早的文献是唐代林宝《元和姓纂》陈姓条载“诸郡陈氏:司农卿陈思问,左豹韬将军陈集原,右鹰扬将军陈元光,河中少尹兼御史中丞陈雄,河东人”。

其次是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十一《祠墓·陈侯祠》录“朱翌《威惠庙记》云:陈元光,河东人。家于漳之溪口。唐仪凤中,广之崖山盗起,潮泉百应。王以布衣乞兵遂平潮州。以泉之云霄为漳州,命王为左郎将守之。后以战殁,漳人哭之恸,立祠于径山,有纪功碑。灵应录见于庙云”。

还有明正德七年《大明漳州府志》卷十四《陈元光传》“陈元光,河东人”;明嘉靖《龙溪县志》卷三《祠记·威惠庙》载:“威惠庙,城北门外,祀唐将军陈公元光,公河东人。”(注:此两志均沿续南宋淳祐《清漳志》)

第二,光州固始说。

出现此说最早的文献当属明朝万历元年《漳州府志·刺史陈元光》卷四载:“陈元光,字廷炬号龙湖,其先河东人,后家于光州之固始,遂为固始人。”(文后有小字附注:出自元光家谱唐欧阳詹《行状》及诸志)。

其次是万历四年,陈元光裔孙龙溪人陈烨任光州知州时为《光州志》作序称:“烨之先人元光,光(州)人也,唐旨随父政领兵戍闽,因家焉。今来守是邦则视邦之士夫、子弟,皆其乡人也。”(清顺治十七年《光州志》旧序)

稍后的文献仍是万历朝后期何乔远著《闽书·君长志》卷四十一载:“陈元光,字廷炬,固始人。”再后就是清朝,此略。

第三,广东揭阳说。

持广东揭阳说的最早文献是明嘉靖《广东通志》卷五十五载:“陈元光,揭阳人,先世家颍川。祖洪,丞义安,因留居焉。父政,以武功著,隶广州扬威府。元光明习韬钤,善用兵,有父风,累官鹰扬卫将军。仪凤中,崖山剧贼陈谦攻陷冈州城邑,遍掠岭左,闽粤惊扰。元光随父政戍闽,父死代为将。潮州刺史常怀德甚倚重之。时髙士廉有孙琔嗣封申国公,左迁循州司马。永隆二年盗起,攻南海边鄙。琔受命专征,惟事招慰。乃令元光击降潮州盗,提兵深入,伐山开道,潜袭寇垒,俘馘[guó]万计,岭表悉平。还军于漳,奏请创置漳州。谓州官七闽,宜增为八。诏从之,就命元光镇抚。久之,残党复炽,元光力战而殁。事闻,上旌其忠,初赠右豹韬卫大将军,诏立庙漳浦。开元四年,追封颍川侯,诏赐彤弓二,以彰有功,谥昭烈。”此后文献为清朝的,此略。

以上是关于陈元光籍贯的不同史籍中的记载,最早的是唐朝,最晚的为清朝。比其权威性,当然是《元和姓纂》(下简称《姓纂》)。

《姓纂》,唐朝国子博士林宝编著。唐代中期,社会上盛行门第攀附之风,为“严禁滥收,混乱门第”,林宝受命于宰相李吉甫,积二十年之功,终成《姓纂》,为中国史学作出重大贡献。该书严谨,自不必待说,历来深受赞赏。该书说陈元光为河东人,应为可信。然而近代有学者说“河东是陈元光的郡望,“并不是陈元光的籍贯”,并以新旧唐书载左豹韬将军陈集原是“泷州开阳人”为证,予以否定。说实话,《元和姓纂》体例在“郡望与籍贯”问题上,确实难以分清,有时郡望即籍贯,有时两者又分离,但不能以此个案来否定陈元光的河东籍贯。凡后者否定前史,必须有强力的证据。再说,陈元光为河东人,《姓纂》不是孤证,如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中的《威惠庙记》、正德七年《大明漳州府志》和嘉靖《龙溪县志》,均载陈元光为河东人,岂能有假?

除此之外,还可以以相关的历史资料来佐证。

其一,唐总章二年(669),潮泉间蛮獠啸乱,陈政奉命率领府兵平乱。府兵,是唐初实行的府兵制,按张沛《唐折冲府汇考》载:当时全国有692个军府,为了“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既于关内道设置了约37%的军府。其次是李唐起家的河东道,也设置了162个军府,约占总数23%;光州无军府,时称“无军府州”。再联系历史上唐太宗朝“陈政从父克耕攻克临汾郡等”之情势来看,陈政所率领的府兵,当然是来自北方。

其二,陈元光《太母魏氏半径题石》有“华表谣池冥,清漳玉树枝”之句。“清漳”,其主流域在河东道上党郡涉县(今属河北),下游为平原。魏氏无疑是河东道上党郡涉县人。“玉树”,是一种槐树的别称。唐刘餗撰《隋唐嘉话》云:“云阳县界多汉离宫故地,有树似槐而叶细,土人谓之玉树。”《三辅黄图•汉宫》亦云:“甘泉谷北岸有槐树,今谓玉树,根干盘峙,三二百年木也。”陈元光若非这一带人氏,岂能熟知当地土人对槐树的称呼?

其三,还有《宋会要辑稿·礼二十·一四三》记载了陈元光父亲陈政娶妻“吐万氏”一事。“吐万氏,代人,世为部落酋帅也”(《通志》卷二十九)。代人,即代郡人,今山西朔州人。陈政与其联姻,是“河东说”的又一佐证。并由此又恰恰推翻了陈元光为岭南土著人之说。

有人说“陈元光本人具有鲜卑血统”。此话不假,自“五胡乱华”以来,在河东道、关内道等地杂居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多个民族,融合一起,相互通婚是正常的,不足为奇。至于有人说陈元光为后魏侯莫陈氏改汉姓的陈氏”,实属无稽之谈。既缺乏可靠的证据,同时也表明他对“河东陈氏”的历史缺乏了解。

追溯陈氏族人迁居河东者,历朝历代不乏名人。据《史记》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和《汉书》卷十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记载:丰县人陈遫跟随汉高祖刘邦打天下,以都尉击项羽有功,高祖八年(前199)三月,被封猗氏侯。其国都在今山西临猗县南,传三世即敬侯陈遫→靖侯陈交顷侯陈差;到了孝景前元三年(前154),陈差薨,无后,国除。元康四年(前62),曾孙猗氏大夫胡诏赐黄金十斤,复家。此外,东汉有“河东陈彦光”(见《隶释·杨震碑阴》卷十二);隋代有《陈孝意传》载“河东陈孝意,少有志”(见《隋书》卷七十一);唐代有陈曦,见《唐故朝散大夫舒州司马上柱国陈公(曦)志铭并序》载:“公讳曦,字载曦,其先胡公满封于陈,因而命氏……远祖因官河东,今为猗氏人也。”陈曦为河东猗氏陈族后人,是陈国后裔。

以上为不同朝代在河东的代表人物,至于未见史籍的河东陈氏平民,肯定有很多,很多。

再说陈元光为固始人,所据史籍,盖来自明末及清朝的地方志,其可信度自然不高,如明朝万历元年《漳州府志·刺史陈元光》卷四载:“其先河东人,后家于光州之固始,遂为固始人。”手法相当技巧,仅笔锋一转,由河东人变为固始人。试问:何时家于光州固始,有依据吗?还能找到比万历年更早的史籍来证明陈元光为“固始人”?答案为无。然而为什么又扯上固始呢?答案很简单,这跟王审知(862925入闽优待固始人有关系。对此,宋代史学家郑樵有过考证,宋莆田人方大琮也有过辨析。方大琮《跋叙长官迁莆事始》云:“曩见乡人凡诸姓志墓者,佥曰自光州固始来,则从王氏入闽,似矣。又见旧姓在王氏之前者,亦曰来自固始。诘其说,则曰固始之来有二:唐光启中(886)王审知兄弟自固始诸同姓入闽,此光启之固始也;前此晋永嘉乱,林王陈郑丘黄胡何八姓入闽亦自固始,此永嘉之固始也;非独莆也,凡闽人之说亦然。且闽之有长材秀民,旧矣,借曰衣冠避地远来,岂必一处而必曰固始哉!况永嘉距光启相望五百四十余年,而来自固始前后吻合,心窃疑之。及观郑夹漈(郑樵)先生集,谓王绪举光、寿二州以附秦宗权,王潮兄弟以固始之众从之。后绪拔二州之众南走入闽,王审知因其众以定闽中,以桑梓故,独优固始人。故闽人至今言氏族者皆云固始,以当审知之时尚固始人,其实非也。然后疑始释,知凡闽人所以牵合固始之由。”由此可见,自五代以来,闽人皆好称其先世来自光州固始,本是后人一种附和谬滥的现象。下面列举两例,以证此事。

如福州侯官人陈襄,《古灵集》卷二十五有叶祖洽给写的行状云:“公讳襄,字述古,其先本光州固始人,当五代之末随王氏入闽,因家于闽之福唐,今为福唐人。”而在同卷《古灵先生年谱》中又载陈襄为陈夷行之后。陈夷行,新旧唐书有传,夷行籍于“江左诸陈,世客颍川。”襄,何为固始人?

另例即真德秀《西山文集·司农卿湖广总领詹公行状》卷四十七载:“公讳体仁,字元善,其先光州固始人,十八世祖迁于建之武夷。”而查其家谱,詹体仁之孙詹承恩于祥兴元年《重校南浦家谱记》载:“我詹氏以国受姓,越衍公为地,官司徒,食采河间,子孙因以名郡,奕叶相承,绳绳蛰蛰。庆元戊午,大父元善公直龙图阁,出守福州,…屏居霅川,以宗族阅世愈远,枝叶益繁。惓惓然,恐服尽而相视如途人也,亟取旧谱重校之。且曰晋大兴元年,吾祖秉邦公与衣冠士族八姓人同入七闽,林黄陈郑胡邱何詹是也。旧传谓从王审知来闽中,审知念乡井,每呕煦之;此附会五十三乡牵合八姓也。” 岂不?“旧传”明说是附会王审之,“牵合八姓也”。

从以上所列资料知,“固始说”始于明万历初年。然细考万历元年《漳州府志》又是“出自元光家谱唐欧阳詹《行状》及诸志”。诸志,主要是指《大明一统志》《八闽通志》及旧版《漳州府志》。《大明一统志》成书于明天顺年间,卷七十八有《名宦唐陈元光》传,只记元光事迹,未记是何处人。《八闽通志》也未给陈元光立传。而旧版《漳州府志》及嘉靖《龙溪志》却明载陈元光为河东人。由此可见“诸志”,均未载“固始”一说。“其先河东人,后家于光州之固始,遂为固始人”,显然是来自家谱唐欧阳詹《行状》。另在万历四年《光州志》中出现“固始说”,也是陈烨据当时家谱而来。众所周知,家谱是不可尽信,更不可拿来作依据。关于家谱多谬误,此处不想多谈。

至于说陈元光为揭阳人,其依据为明嘉靖《广东通志》。今仅以明朝之前的史料,就能考其伪。

南宋宝祐《仙溪志》卷三载:“威惠灵著王庙二,在枫亭之南北。按漳浦《威惠庙集》云陈政仕唐副诸卫上将,武后朝戍闽,遂家于温陵之北,曰枫亭,灵著王乃其子也。今枫亭二庙,旧传乃其故居。”灵著王,即陈元光。温陵,为泉州别称。《仙溪志》所记载的内容,是以漳浦《威惠庙集》中“碑记”为依据,当然可靠。通过《仙溪志》和朱翌《威惠庙记》,至少可以说明二点:一,陈政率府兵入闽平乱,曾居福建仙游县枫亭,后陈元光宅居福建漳之溪口,不可能如某学者所说的“岭南第三代土著人”。二,陈元光作为一布衣,能得到朝廷信任,委以领兵重任,显然和他父亲身份有关。唐代初期,门阀影响还是相当大的,如果陈元光没有这一身份,在“仪凤中广之崖山盗起,潮泉百应”的动乱中,能得到信任和授以兵权吗?之后就更难首任漳州刺史了。这说明陈元光不是揭阳当地人。

再举两则宋代史料,说说陈元光曾经与潮州的关系,从而导致后人误陈元光为揭阳人。

北宋元丰五年,潮州府通判吴舆在《图经序》中说:“皇唐垂拱二年十二月九日,左玉钤卫翊府左郎将陈元光平靖闽、潮寇患,奏置州郡。敕割福州西南地,置漳州。治初在屯所漳水北,因水名州。”又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卷十三《祠墓·陈侯祠》亦载:“庙碑云公姓陈,讳元光。永隆二年,盗次潮州,公击贼,降之。请置漳州,委公镇抚。久之,蛮贼复啸聚,公因战殁,庙食于漳。”

从这两则记载中,可以理出陈政、陈元光平乱的大概过程:即先“平靖闽”,后平“潮寇”,再置漳州;又“蛮贼复啸聚”,公战殁。均未提陈元光是潮州(或揭阳)人,何以至明清广东方志载为揭阳人呢?究其因,只能说陈元光曾经在潮州打过仗、生活过,多有轶闻流传,由是后人产生模糊记忆,好像“潮州人”,或为当地人对陈元光一种思念之情。今只能这样来理解。

不厌其烦,再以文物、诗词来佐证陈元光不是揭阳人。今浙江慈溪县二六市魏家桥附近出土一方唐时横匾石碑,长3.32(含两端画页),0.5,正中有“得气蕃滋”四个篆体大字,题款“壬子冬月陈政篆”。壬子年即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其时魏征已去世九年。魏家桥为魏氏后人居住地,谱载陈政之母为魏潜之女,魏征堂妹。此匾,当是陈政为其娘舅家族先信陵君“无忌庙”题赠。题匾之时,潮泉间还未发生“蛮獠啸乱”,陈政还在中原。另《全唐诗》卷四十五有陈元光为其祖母魏夫人写《太母魏氏半径题石》诗。两者相映,可以见证陈政与魏氏的关系。

最后,据史料及最新文物,就陈元光家族可考的上下六代人及事迹作一整理。

陈克耕,河东人,元光祖父。曾随唐太宗攻克临汾郡等。娶妻魏氏,与魏征家族有姻亲关系。其余不详。

陈政,河东人,元光父。仕唐副诸卫上将,唐初戍闽,遂家于温陵之北枫亭,殁于唐仪凤前。宋孝宗加封胙昌开祐侯,夫人吐万氏加封厚德流庆夫人。

陈元光,河东人。自幼喜读兵书,所著《兵法射诀》能与《黄石公素书》及《太公韬略》相表里。元光从父征战,父殁,袭继父爵率其众,后以功授玉钤卫翊府左郎将。仪凤中,广东崖山之盗起,陷潮阳,上命闽帅陈元光讨之。元光起兵,伐木通道,大小百余战,俘首馘万计,岭表以平。永隆二年,盗贼次发潮州,元光击贼,降之。永淳二年迁岭南行军总管。垂拱二年,请置漳州以控岭表。朝廷从之,以元光领州事。寻以功迁勋府中郎将右鹰扬卫将军。后帅轻骑讨贼,援兵失期,力战而死。漳人立威烈庙。朝廷赠韬卫大将军。有《陈元光集》存世,大多散佚,仅《全唐诗》中存诗三首,其中一首为《太母魏氏半径题石》。宋孝宗乾道四年九月加封灵著顺应昭烈广济王,夫人种氏加封恭懿肃雍善护夫人。

陈珦,福建漳州人,陈元光之子。举明经,不仕。宋孝宗加封昭贶通感侯。

陈酆,福建漳州人,陈元光之孙,陈珦之子。振州宁连令。酆生三子:长詠,次谟,幼訏。

陈詠,福建漳州人,陈元光之曾孙。唐末应刺史郑昌士辟,为恩州幕官。宋孝宗封昭仁侯。

陈谟,福建漳州人,陈元光之曾孙。不仕。宋孝宗封昭义侯。

陈訏,福建漳州人,陈元光之曾孙。不仕。宋孝宗封昭信侯。

此之外,陈元光子孙后裔在闽粤的最多,详见当地族谱。

 

参阅文献

——《唐大诏令集》卷一百一:“诸卫上将军次于统军”,统军为正三品。副诸卫上将军,再次之。

——北宋余靖《武溪集》卷二十《应真人》。

——《宋会要辑稿·礼二十·一四三》。

——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卷十三《祠墓·陈侯祠》。

——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十一《祠墓·陈侯祠》传载朱翌《威惠庙记》。朱翌(10971167)字新仲,舒州人。政和八年,同上舍出身。绍兴八年,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等职。

——南宋王象之《舆地碑目记》卷三《陈元光威烈庙记》。

——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五下《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外集三卷顺宗实录五卷附录三卷》

——南宋宝《仙溪志》卷三《威惠灵著王庙》。

——隆庆《潮阳县志》卷一《建置沿革记》。

——正德七年《大明漳州府志》卷十四《陈元光传》及卷十五《礼记》之《唐科目》。

——万历《闽书》卷四十一《君长志》。

——张沛《唐折冲府汇考》

插图(36号“得气蕃滋”石碑,见《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