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灌公正讹序

类别:旧谱选载 作者:世章

始祖灌公正讹序

 

灌祖之为唐时人也,不特龙峰锽支谱为然,即戊子镛、锽合谱亦无不然。不特吾宁(州)古谱皆然,即江州义门谱亦无不然。读锽公《且止居》一记,固已年代、世次悉具若面命之矣。乃近有以私意而改宗宋瓘者,以州志、祁门谱为辞,夫州志谬援①。宋瓘乃玉旁之瓘,福建之瓘也。今则慕其官更其名,而且忘其里居矣。

祁门谱乃安徽镛公裔,名特峰者,携义门分庄图,各省招集,以肥私囊,妄指镛九世孙彦成为灌之祖,彼之意盖欲援锽裔入于镛,今惟坚执彦成为灌之祖,并不知彦成为灌之孙矣。夫使宋瓘为不见史传之人,即谬引无从指摘。乃《宋史》明明为谏议大夫立传,里居、子嗣昭然不同,而彼未及见也。翰林院所颁历朝进士“题名录”亦载宋瓘为福州南剑人,而彼未之知也。虽然此犹未易与俗人言也,姑即以其所及见、所能知者,晓之山谷一序,彼固崇列于谱矣。独不思山谷既与宋瓘同时,何以及见其子孙衍为义门分为义井乎?抑泫一序彼,虽妄为删增,亦于以弁②首卷,且仍注:“天禧元年(1017)为修谱作矣”。如灌果系端拱进士,则自端拱乙丑(989)至天禧丁巳(1017),只二十八年,何以子孙遂繁衍,几遍江右而至于修谱乎?且宋太祖贷粟义门事,彼亦艳称之;而宋瓘为端拱进士,彼又攀援之。查《宋史》端拱三年即改为淳化元年(990),是年诏贷江州义门陈兢粟,注云:兢,宜都王叔明之后,九世同居,唐僖宗及南唐时旌其门;宋开宝初免徭役,至兢子孙益众,故有是诏。然则欲置灌于宋,必义门镛非灌之裔也,而后可欲系灌于彦成(下),必始祖灌转而为其子镛之裔也。而后可欲夸灌为宋谏议大夫,必尽举吾江右诸派相率为福建苗裔也。而后可犹沾沾然以为幸得姜黄之谱为证,是何异于指他人为父,而引途人为证之乎?!呜呼,本原之地,尚昏迷颠倒如此,则以后之千支万派,更何足与深辨欤!

 

二十三世裔孙世章又述

 

 

 

①援:援引,引证。此“州志”指《义宁州志》。

②弁:即引言、前言。

 

 

 

本文录自《龙峰陈氏宗谱》卷一。特峰者,即祁门庠生陈鉴,明嘉靖六年编修《江南陈氏大成宗谱》,通常称“陈氏大成宗谱”。从该谱世系中可以看出:多派林立,而无一派面目清晰,寥寥几行,尽抄摘时之残缺谱牒,集拢成卷,既无研究,亦无考证;如其谱面语录载陈氏得姓之祖“满,谥胡公,遂之子也”,不知出于何典。又如载“陈国派”仅云:“犀,谥申公,满之子也。传八世入春秋,又九世至公为楚所并,国遂亡。九(凡)二十五君,历六百四十五年。详见史、谱、左传世系。”其“二十五君”暂且不论,就申公传八世入春秋,又九世至公为楚所并,即传世十八代,加胡公共十九代,也与司马迁《史记·陈杞世家》所列二十代相差一代。又何以详见史?正史明载的世系尚且如此,至于其他就更不用说了。又比如载“三尧”世系,更是牛头马嘴,似乎仅凭印象剪辑,不去查证,还诓别人去“详见史、谱、《左传》”。说实在的,明朝以后的谱系混乱,特峰是要负一定的责任。  ( 江南陈氏大成宗谱照,见书)

但是,龙峰陈氏上面两序所指“宋端拱(989)进士名者”,也有不慎的地方,即该序指责祁门特峰谱误“唐灌”为“宋”,这个“”是顺着特峰所指南剑州沙县陈,而此人非中端拱二年进士,《正讹序》止辨析了其籍贯而未纠正他中进士时间。南剑州陈是中元丰二年己未科(1079)时彦榜进士,卒后追赠谏议大夫,可特峰谱误为端拱二年(989)进士。此误后来竟被清代《宁州志·卷六·进士》收入,并改“”为“灌”,说他是宁州泰乡(今庙岭乡)龙峰人,中端拱二年己丑陈尧叟榜,排名在宁州安乡黄沙(今黄沙镇)端拱二年进士姜屿后。这明显想和龙峰始祖“唐灌”在作连接。因而在同治版《义宁州志·卷十九·选举志》中则明说陈灌中“端拱二年己丑陈尧叟榜”,或中“皇己丑(1049)榜”,底气不足,故含糊。经查明朝嘉靖《宁州志·卷三·仕进》及万历《南昌府志·卷十七·科第》,果然无“陈灌”及第之载。所谓载“陈灌端拱二年进士”之志书,皆为清朝人依据族谱之载而编入的,不足为证。

另《正讹序》作者世章,自署唐高安丞陈灌的二十三世孙,即使按平均30年一代推算,他跟特峰差不多是同时代人,但依据《正讹序》所引“州志”内容来看,他又是清朝人。难道同一家族在长房和末房之间能拉开如此大的差距吗?世次存疑。

本“谱序”篇,载录了各个不同年代的谱序,计15篇。前11篇(除陈思、王守仁序外)从熙宁二年(1069)起,至雍正元年(1723)止,展现了义门宗谱历经650余年的传承过程,同时也深深地烙上不同朝代兴替的印迹。后4篇主要叙述灌公次子陈龙峰支系情况,如黄庭坚所说的“义井陈、江州陈”,同为兄弟俩所创,录之有相互借证作用。

另外,王守仁在《陈氏大成宗谱序》中提到陈天麟修“天成谱”,但在《唐天成二年谱序》里,仅略点伯山、伯义及叔献等宗室及其后裔所散居的郡县,未提宜都王叔明及其后裔创立“义门”之事,故“天成谱序”本书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