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 门 考 异

类别:文史 选载 作者:陈惟林
 

  近几年,许多学者、史家稽考陈氏义门史事,纷纷撰文,各抒已见。笔者不揣冒味,参加讨论,仅与众宗亲商榷,或许对修史续谱有所裨益。

  考证江州义门史有两个根本问题:一是义门开基建庄的人物、时间与地点;二是义门历传的世次与代数。根本一旦弄清,其余迎刃而解,随之而开。

  首先,研讨考证第一个问题。

  义门开基建庄之祖是陈旺,已成历史定论。陈旺是何人之后,于何时、何地始建义门庄,却有几种说法。第一种,陈伯宣之孙陈旺于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徙居艾草坪,“历时230年,传十九代”;第二种,陈旺遵祖伯宣之命,于开元十九年(731年)迁至德安永清村;第三种,陈兼之弟陈旺于开元十九年(731年)迁至德安永清村。三种说法,孰是孰非,须依据正史、借鉴野史、参照谱史,来进行考证。

  《宋史·列传二百一十五·孝义》载:“陈兢,江州德安人,陈宜都王叔明之后。叔明五世孙兼,唐右补阙。兼生京,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无子, 以从子褒为嗣。褒官盐官令。褒生灌,高安丞。灌孙伯宣,避难泉州,与马总善,注司马迁《史记》行于世;后游庐山,因居德安,尝以著作佐郎召,不起,大顺初(890)卒。伯宣子崇,为江州长史, 益置田园,为家法戒子孙, 择群从掌其事, 建书堂教诲之。僖宗时,尝诏旌其门,南唐时又为立义门,免其徭役。崇子衮,江州司户。衮子昉,试奉礼郎。昉家十三世同居,长幼七百口……,昉弟之子鸿,……兢即鸿之弟,……从子延赏、可,并举进士。”

  《宋史·孝义·陈兢传》未提及义门开基祖陈旺,而对陈伯宣的家世却交代得十分清楚。即义门第一世陈叔明,第五世陈兼,第六世陈京,第七世陈褒,第八世陈灌,第十世陈伯宣,第十一世陈崇,第十二世陈衮,第十三世陈昉、第十四世陈鸿、陈兢,第十五世陈延赏、陈可。据《陈氏宗亲网·义门分庄清单》载,陈延赏是“分筠州陈家湖兴置庄”庄主。依此世次,开基祖陈旺应属何世呢?且以湖北天门市月光垸谱来推考。该谱云:“唐玄宗开元十九年辛末岁(731),夏四月丙寅日,祖旺公遂迁于所易之地,曰德安县敷浅原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而居焉……祖旺公生机,机生感,感生兰,兰生青,青生六子……青次子仲生崇(原文如此)。”按《宋史》陈崇为十一世,由其上溯,陈旺当为第五世,正与陈兼共时同代。现就此来研考几个关键史事:

  1、“兼旺同世”。陈兼举进士的时间为724年,有谱为证:太湖旧谱载:天禧元年(1017),家长陈蕴撰《远宗记》曾云“叔明之后,五世孙兼,唐明皇开元十二年(724)举进士及第。”湖南益阳《陈氏联族通谱·义门事略》载:“自宜都王叔明之后,五世孙兼,唐开元中举进士,为右补阙,仍留翰院, 赠秘书少监。生京,进士及第,德宗朝(780—805)官至给事中、秘书少监,兼集贤院学士”。谱上记载是否可靠,还可从史典中稽考陈京的事迹来证实。德宗朝监察御史柳宗元(773-819)《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云:陈京,“大历元年(766)进士”,“贞元二十一年(805)四月二十五日,终于安邑里”(见《唐宋八大家全集·柳宗元集》)。《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七》载,贞元元年(785)春正月乙卯,补阙陈京、赵需等上疏德宗。《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五·儒学下》云:陈京字庆复,进士及第,官至给事中、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贞元二十一年(805)卒。“京无子,以从子褒为嗣。褒孙伯宣,辞著作佐郎不拜。”以上证明陈兼是七世纪末至八世纪上叶人。

  陈旺迁德安建义门庄的时间为731年,多数庄谱记载一致。大治旧谱云:“陈旺,字天相,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占籍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后称义门陈村)”。九江县旧谱云:“旺公于乾元二年(759)十二月除日,买到黄忠辅之田,当晚又生(曾)孙。”众谱皆云陈旺“寿八十一岁”或“八十三岁”,由此推算陈旺是七世纪末至八世纪上时期人。湖北石首《德星堂宗谱》直云:“叔明生志高,志高生才,才生蕴珪,蕴珪生二子,长兼、次旺”。由此证实“兼旺同世”,且佐证伯宣是陈旺的六世从孙。

  2、“伯宣隐庐”。《九江府志》、《庐山志》均言伯宣 “计其生,当在敬穆之间”,即公元824年。《武穴大成宗谱》转载剌史陈谦《江州义门后序》言,伯宣在“唐僖宗朝(874—888)居庐山之阳。陈殿荣《江州义门陈氏世次初考》云:伯宣先由泉州仙游隐庐山圣治峰下,后易地德化县甘泉乡甘水垅(即义门铺),乾符四年(877)“自伯宣居德安,合族同处”。综上所述,说明伯宣隐庐时间应在九世纪中叶,与《宋史·陈兢传》言伯宣“大顺初卒”相符。对此,江西武宁县《卢氏宗谱》亦可佐证,该谱序云:“卢俦,字世美,原范阳人,生于唐懿宗咸通庚辰年(860)。南唐时正议大夫,知制诏兵部侍郎,封尚书,出为守边将,屯武宁南岸。 …… 俦娶德安陈伯宣女,生子一,名绛。”在年代上与伯宣生辰卒年相吻合。

  至于伯宣与马总,非同一时期人。《资治通鉴》和《唐书·马总传》及《唐刺史考》均载:马总在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贬泉州别驾”;“元和中,以虔州(今赣州南康)剌史迁安南都护”;“十二年(817),兼御史大夫,后任淮西、忠武节度使,华州防御、镇国军使,郓、曹、濮等州节度使,穆宗长庆二年(822)迁检校尚书、左仆射,入为户部尚书”。“长庆三年(823)卒,赠右仆射,谥曰懿”。可见,马总任虔州剌史时,伯宣尚未出世。这也证明江西武宁宝泉庄陈公耀提供的谱说马总是伯宣之父陈瓖的“宦友”,实属有据。

  3、“阔伉并时”。陈伉,乃陈旺的玄孙陈青之长子。贵州陈麒羽《陈氏春秋》载:“陈伉,字世高,旺公六世孙,主家政,始有九十余口,唐僖宗中和间,旌表门闾,”且于884年即唐僖宗中和四年卒。又云:“唐僖宗中和四年,一门凡二百口同爨,始受朝廷旌表。”武穴大成谱载:剌史陈谦撰《江州义门后序》曾云伯宣于“唐僖宗朝874—888)居庐山之阳。”可见伯宣与陈伉是同一时期人,且在陈伉死后六年的大顺元年(890)逝世。

  4、“崇父伯宣”。《九江府志·人物·孝友》(清同治版)载:“陈崇,伯宣子,自伯宣居德安,合族同处”。南宋绍熙元年庚戌(1190),朱熹在《江州义门世系序》云:伯宣“唐征著作郎,累召不起,传五世族大而繁,德盛而光。”义门十五代分庄时,正是“族大”、“德盛”的鼎盛时期。这就是说第十世伯宣传五世即至“十五代分庄”。诸谱皆云陈崇传四世分庄,即至其玄孙一辈分庄。因而证实,伯宣是陈崇的父辈。再者,胡旦《义门记》云:“家法之行于唐昭宗大顺元年庚戌也”,湖北公安县藕池旧谱亦云:“崇以治家之道为人之本,乃撰家法三十三条,垂示子孙……家法行,始于唐昭宗大顺元年庚戌也”。《庐山志·艺文·求是堂集》载:“陈有伯宣者,游庐山乐之卜居焉。子崇为江州长史”。《宋史·陈兢传》直云:“灌孙伯宣……尝以著作佐郎召,不起,大顺初卒。伯宣子崇,为江州长史”。唐昭宗的大顺年号总共只有两年,“大顺初”当然是“大顺元年”。陈崇所撰家法始行之时,亦是其父伯宣逝世之年,在时间上形成了“一卒一行”的巧合。正是这种巧合,证实了陈崇在义门家法序中“承著作(临终前)之贻训”一言的准确性,有力地驳斥了“伯宣九世孙崇”的说法。

  5、“异流同源”。陈崇在撰立《义门家法三十三条》的同时,又撰立了《义门家范十二则》。此文中曾云:“江州一族,异流同源,阅十一世,和处笑喧。……二百余口,与共饔飧,……何疏何戚,惟此义门”。这段韵文的意思是,江州义门一族,是同一个祖宗所传的不同支系的后人,到他自己这一代,已有十一世了,二百多人,不分亲疏,和睦共处,有衣同穿,有饭同吃,过着同劳共产生活。此处提及的“同源”与“异流”疏与戚的问题,明嘉靖《陈氏兆祥宗谱序》直言:“一支陈兼唐高(玄)宗上(开)元进士”;“再一支陈旺、陈昌迁江西德安,起家义门”。江西高安市陈和平在《陈姓世系第七部义门世系》中,亦述之甚详。“同源”即同第一世叔明至第四世蕴珪“一源”;“异流”即从第五世陈兼、陈旺二人起分为两个支系。第一支自陈旺于731年迁浔阳蒲塘场太平乡永清村开基建庄始,传至第十世伉、侍、仲、俛、伟、伸诸公,其后人尊陈旺为江州义门始祖;第二支自陈兼始,传至第十世伯宣,由泉州迁隐庐山,后易地德化县甘泉乡甘水垅(即今义门铺),“自伯宣居德安,合族同处”,其后人尊伯宣为江州始祖。所以直到现在仍是:瑞昌金城乡伯宣公墓志谓伯宣为始祖,德安义门村旺公墓志云旺公为江州义门始祖。至于元、明时期谱牒,把义门的两大支系“整体错位”,而混成“同源一流”的问题,应当“拨其乱,返其正”,恢复其历史原貌。

  再来研讨考证第二个问题。

  在研考义门世次与代数之前,要甄别和界定几个概念:一是“江州义门”。是指陈叔明五世孙陈旺,于731年在江州浔阳(今江西德安)开创基业,以孝治家,子孙累世聚居,后有陈兼之后人伯宣举家迁入德安,与陈旺之后人“合族同处”,共创义门,世代相传,曾受到三朝六帝的旌表与封赐,其对象上自陈兼、陈旺,下至分庄时所有家族成员。二是“义门世系”。是指陈氏宗族中,继陈朝世系之后的一个宗派,并以江州义门这一重大历史事物命名。其世系上自陈叔明,下至义门分庄庄主的父辈。三是“义门始祖”。是指创业开基建义门的起始之祖,即义门创始之祖陈旺。陈叔明在义门世系中为第一世祖,乃江州义门的先祖。陈伯宣与陈崇父子振兴义门功不可没,故陈伯宣为义门兴立之祖(即《碎言家语》中称之谓显祖)。这样,才有利于研考和叙述。

  义门世次与代数的紊乱,不在陈旺之后,而在其前。自陈旺至分庄庄主的父辈,诸谱均为十代,且世次相同。而在陈旺之前,却是众说纷纭,歧异很大。一说四代(不含陈旺,下同),二说九代,三说十代,四说十二代。何种说法是准确的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考。

  1、公论推考。在诸史众谱中,有云“历十九代分庄”,有云“十五代分庄”。至于起自何世何代,均未具体说明。先推考“十九代分庄”论。笔者认为:陈叔明为义门世系一世祖,“十九代”应自他起,至分庄成员中最低辈份的一代。这样,只要弄清了分庄成员的代数,义门世系的代数就不言而喻了。分庄户主是同辈人,年龄悬殊很大,年长者已逝世几十年,年幼者尚未成年。以陈崇的玄孙陈延炬为例。分庄庄主陈延炬,字知成,是陈霖之子,生于公元960年, 卒于1023年, 享年63岁,死后40年才分庄。1062分庄时,陈延炬已有玄孙,其分庄家庭成员共有5代。据此推算,“十九代”,减去分庄5代,就得出义门世系为14代,再减去陈旺至分庄庄主的父辈共10代,则陈旺之前为4代。亦可看出陈旺与陈兼是同一时期的人。

  再推考“十五代分庄”论。“十五代分庄”之论,就准确性来说,应从陈旺算起。陈旺至陈霖共10代, 加上陈霖之子延炬为庄主的分庄5代, 共15代。按照史谱习惯,而是从陈叔明算起,至陈旺共5代,陈旺之子陈机至分庄庄主共10代,两者相加正是15代。这就是“十五代分庄”论的依据。陈崇撰写的义门家法序中“存殁十一代”,和《宋史·陈兢传》中“昉家十三世同居”,及《续资治通鉴长编》中“陈兢十四世同居”,同缘一理。《义门家法》是陈崇亲自撰写的,且收藏于国史馆;《宋史》和《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史官编修的,其真实性与权威性,均不容置疑。

  2、显时推考。义门历史上的显著时间很多,将其直接与世次相关的按顺序排列:第一,陈叔明生于公元557年(据贵州陈麒羽《陈氏春秋》),距陈兼于公元724年中进士,有167年时间,按义门代均间隔28.2年计算,应为6代。陈兼是第五代,在他中进士之前,其长子已出生,正好是6代。第二,陈兼中进士距陈崇于公元890年撰家法, 有166年, 应为6代。第三,陈崇撰家法距1063年分庄, 有174年,应为6代。加上新出生1代,计7代。总之,自叔明出生至公元1062年3月义门分庄完毕,507年共19代,其中属义门世系14代,属分庄世系5代。

  3、要事推考。义门重要之事,莫过于唐、五代、宋三朝六帝的旌表与赐封。而最早的是唐僖宗于中和四年(884)旌赐“义门陈氏”。受到皇帝旌表的主要事迹,是义门聚居的世代与人口规模。陈旺至陈青,基本上连续四代单传,陈青生6子,19孙,至陈崇主家时,才形成“五世以上同居”、“陈氏二百人”的规模,因而受到各级官府的重视,以至唐僖宗的旌赐。此后在178年内,才能发展成为聚居合炊近四千人口的庞大家族。试想:以“伯宣之孙旺”于公元832年建庄,要在53年内历7代而达到200多人口,实在难圆其说。有人辩称:“伯宣之孙旺”是公元731年建庄。依此说法,陈旺之后的世代与人口规模问题“名正言顺”了,而陈旺之前的世代,却无法说通了,因包括伯宣及“其子檀”在内,还有11代人,加上陈旺开基时早已成年,共有12代,而时间只有短短174年。充分说明只有“伯宣居德安,合族同处”才能达到人口规模。由此可见,陈叔明至陈旺为5代,才是事实而顺理成章。

  4.名言推考。有关义门世次与人口的名言很多,如:宋真宗赐联:“三千余口文章第, 五百年来孝义家”, 宋仁宗赵祯题赐诗句:“代延十八同烟火,义居三千共齿牙”;又宋《赠义门陈氏始祖五世公爵敕》尝云:“累世同居,历年几乎五百,七朝共爨,聚族实逾三千”。江州义门陈氏祠堂联:“义聚三千余人,世间第一;同居五百多载,天下无双”等等。这些诗文联语将义门经历的时间,所传的世代,及鼎盛时期的人口规模,表述得甚为清楚。尽管诗联中的数字是文学性的概数,仍不失其真实性。宋仁宗诗句中的“代延十八”就说明,义门已有18代了,至分庄前,又新延一代,累计为19代。现查实:自叔明出生至义门分庄,历时507年,人口达到3900余人,与诗联所述相符。义门历时507年,无论按任何一姓宗族的代均年数来推算,也是19代。

  综上所述,足以证实:“江州义门陈家”乃南陈朝宜都王叔明之后,由陈兼、陈旺二个支系组成。由于陈旺是开基之祖,其支系人口是义门家族的主体,故仁宗才追封旺、机、感、蓝、青五世祖为国公之爵,并建“五祖祠”专祀。至于明、清时期,德化(今九江县)诸庄“奉文改谱”,扬宣抑旺,造成移世错位的历史问题,现应“拨其乱,返其正”!

  附义门世系世次对照表

谱源

 

世次

宋史·孝义陈兢

陈氏宗亲网

·义门世系

湖北石首义门陈氏德星堂

族谱

湘益阳四甲陈氏族谱·义门源流考

湖北石首

藕池陈公

桥族谱

江州

 

义门

 

碑记

第1世

叔明

宜都王叔明

叔明

叔明

叔明

叔明

第2世

志高

志高

志高

志高

第3世

第4世

蕴珪

蕴珪

蕴珪

蕴珪

第5世

第6世

第7世

第8世

第9世

伯宣

第10世

伯宣

伉、仲

第11世

沂、崇

伯宣

第12世

伯宣

第13世

第14世

第15世

延赏

253庄

思升

第16世

 

 

 

 

第17世

 

 

 

 

第18世

 

 

 

 

第19世

 

 

 

 

第20世

 

 

 

 

延赏

第21世

 

 

 

 

 

第22世

 

 

 

 

昉侄兢

 

第23世

 

 

 

 

 

 

第24世

 

 

 

 

 

宗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