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考证,正确理解义门世系

类别:庚子文选 作者:陈先富

2020春节是一个特殊时期,由于新冠”的侵袭,全国人民宅家隔离。在以中华义门陈联谊总会”牢头,组织一些人就《义门陈文史考(二版)》《颍川陈氏考略》两书中的义门陈氏世系进行大辩论。二、三两个月来双方争辩愈演愈烈。争论的焦点仍是“伯宣孙旺”;义门始祖是陈旺还是陈伯宣;义门陈氏家族是异流同源”还是陈伯宣一支嫡系直传。   

义门总会的主要辩论文章有:

    1堪称盖棺定论的义门陈世系问世了!大喜!【义门研究】唐陈伯宣活动年代考

    2【重大发现】存世最早的义门族谱重要信息解码 ——解读明代弘治老谱的义门世系和关键节点

    3【友情提醒】《尊重史实、查找真相、寻求共识》弄义门陈氏宗亲和读者的感情来认同他们的观点

4、以南宋周必大《跋德化县义门碑》吕仁甫中的“表而出之,又可远传”来树立《义门碑记》的权威性;

5、当代宗谱研究案例分析--“异流同源说”改编的义门陈世系集宗谱造假之大成;

6、从六十二世祖陈叔明公至八十四世分庄祖的世系解读。

    以上这些杂乱文章,通过网络煽动义门陈氏部分宗亲反对“两书”中的义门陈氏源流世系,坚持《中华义门陈氏大成宗谱》“一贯正确性”。然而对于这些不能自圆其说的惑乱文章,只要读者认真阅读、仔细思考、综合分析,未必有几人苟同,舆论 

下面就几点实实在在的问题,与族人共同讨论。

一、伯宣孙旺是义门宗谱讨论的焦点,也是老生常谈,一旦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问题迎刃而解。如果说陈伯宣是陈旺之祖的话,其先决条件应该是伯宣的年龄一定要比陈旺大,必须在唐开元十九年(731)之前几十年出生(因731年是陈旺在德安建庄时间),这一点是不能含糊的。而且要与伯宣的上下传承人物相连系,如果伯宣与直系血缘先祖同时期出生或先于他们,这个伯宣孙旺的说法就不能成立。世界上没有上下传承的晚辈比长辈大的先例。只要看看监察御史柳宗元《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和仙桃黄绫老谱中的“京、褒、灌的出生时间。伯宣孙旺的说法就不攻自破。

陈峰在他的《六十二世祖陈叔明公至八十四世分庄祖的世系解读》一文中说:“从义门陈氏一世祖叔明公至八十四世分庄的二十三代人,从叔明公出生年代按公元 555 年计算,到 1062年奉旨分庄共计507 年,共 22 代人,按科学的测算方法是 1062-555=507 年,507÷22=23,也就是这个时间段人均 23 岁繁育一代,这种算法符合那个朝代人类繁育间隔年限的科学性。”

陈峰用笼统数据来模糊概念,如果从史料中任意获取一个人的出生时间来推算,就对不上号。分析陈峰的这段话,不到200字出现四错误:

①明清以来的族谱皆云叔明生于555年,其实,叔明生于562年,这当以叔明墓志铭为准;然而陈峰他们就是不肯承认,抱着老谱不放,为之一错。

②义门陈分庄代数的错误。按《宋史》,江州义门陈从一世祖叔明至延赏分家为十五代,义门族谱是按“知守宗希公汝”这十二字排行取名分庄,这是大家所公认的分庄代数。“从义门陈氏一世祖叔明公至八十四世分庄的二十三代人”?这是二错。

③用分庄时间去减人员出生时间之计算方法错误。陈峰先生是把分庄年代数1062减去叔明出生555年,等于507,除22代人,即(1062555)÷22=23岁,犯了概念性错误。这种测算方式是把分庄时间同人物出生时间混为一谈,偷换了概念,根本不存在什么准确性,更谈不上什么科学性。恐怕陈峰先生的数学玩乐器的人教会的,只会瞎吹。这是三错。

测算代均年数的正确测算方法:是以某人至某人的出生时间来计算,如陈叔明至陈延赏这十代分庄,是以延赏的960年出生时间减去明出生562,除以14代。即(960562)÷I4=28.4,这个测算方法才是合理的科学的。

④陈峰不敢玩真的,看来底气不足,不敢拿具体人的真实出生份来推算,既如他所说的伯宣731年建庄,或伯宣嗣圣(684)年撰匡山谱序,则无论他定伯宣何年出生,与其一世祖叔明、六世祖陈兼、五世祖陈京等,都会闹成笑话,相互抵牾,矛盾无法调和。  

如果经史志谱综合考证的义门陈氏世系,不怕取任何一个人物来计算,都能立得住。下面就以“两书”考证的生实算几例(叔明,按其墓志铭562年出生),计算代均年数。

陈兼与叔明,即(697-562)÷4 = 33.75(年)

陈京与叔明,即(735-562)÷5 = 34.6(年)

伯宣与叔明,即(824-562)÷9 = 29.1(年)

延赏与叔明,即(960-562)÷14 = 28.4(年)

下面以《中华义门陈氏大成宗谱》载伯宣出生于661年来计算代均数:

伯宣与叔明,即(661-562)÷9=11(年)

伯宣与陈兼,即(661-697)÷4= -9(年),为负数。

是正确的就不怕出来检验。《中华义门陈氏大成宗谱》中的伯宣出生时间比他六世祖陈兼还要大30多岁,孰是孰非,宗亲们自会掂量,不用多说。

二、陈伯宣不是陈旺之祖,那陈旺是从哪里来的,是谁之后必须有一个交待。经梳理,陈旺来源有三处。

①湖北石首德星堂宗谱载:蕴珪生子二,长子兼、次子旺,叔明之后。

陈氏入蜀记》载:义门开派之宗是为旺焉,原系蕴珪之子,叔慎孙。其裔世代同居于长乐里,代,感百犬之风。

③江西峡江县马埠头陈氏族谱载:叔贞(慎)→志高→才→蕴玉→然→衮→可一、可二。

上述陈旺世系的三处来源虽不相同,但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即陈旺不是陈伯宣之孙,这三处讲得非常清楚。

三、陈旺到底是叔明之后还是叔慎之后?自然而然联系到异流同源上面来了。如果是明公之后,那就是同属叔明祖之源,异于兼、旺两支之流;如果是叔慎公之后,那就是同源到宣帝陈顼,异于叔明、叔慎兄弟两支。可以异流同源”在立论上没有问题,无可厚非,那就看属哪一边的可能性大。

属叔明一支的资料来源有:湖北石首“德星堂宗谱载:“蕴珪生子二,长子兼、次子旺。

属叔慎支系的资料来源有三:

①《陈氏入蜀记》记载:叔慎→志高→才→蕴珪→旺的世系。

②江西峡江马埠头陈氏族谱记载:叔贞(慎)→志高→才→蕴玉→然→衮→可一、可二的世系。

马埠谱虽未直接说叔慎至陈旺的关系,但九江谱说衮生可一、可二,迁吉水土桥瓜源;新淦谱说衮公由土桥瓜源迁居新淦,为新淦始迁祖。由此,陈衮是叔慎的六世孙。然而陈衮的父亲陈然,陈然为蕴玉所生,陈旺为蕴珪所生,他们是堂兄弟。因此得出陈旺属于岳阳王叔慎支系。根据几位知名学者的考证,一致认为志高家族确系颍川汝南迁来江州。而陈褒是从浙江金华迁武宁,陈褒生陈灌,陈灌生陈镶,陈镶避仇难而外逃仙游生伯宣。后来伯宣隐居®山龙潭窝,再移居德化(今九江)白鹤乡泉水垅,乾符四年(877)黄巢大将柳彦璋攻陷江州,为避兵乱,因居德安,“合族同处”。

1928年《江苏武进毗陵陈氏宗谱(忠节堂)》明确将叔慎一支列入义门世系,并记载叔慎有两个儿先与宗

上述叔慎支系的三条资料来源,①③条为谱考,②条资料在《江西通志》《峡江志》《江府志》均有相关记载。

义门人实为异流同源,除上述两支外,还有义阳王陈叔达曾经有人参加义门大分庄。

至今江西省吉水县赤岸村族谱载其祠堂仍悬挂“义门”的匾额。查阅他们的族谱,竟发现赤崖庄“以崇”居然是达礼之后,并在“以崇”条目下注:“公曾参与义门大分庄后回迁赤岸,为三十六庄。明末清初,以崇公后人有两庄回迁德安,即今德安县邹桥乡马觜头和聂桥镇郎昌坂陈家是也。

以上资料也验证了大清南巡抚陈宝箴撰写的“唐武安节度使陈公墓道记言:“吾陈氏多祖,江州义门。”多祖就是由多支同辈祖(叔明、叔慎、叔达等)的后人合族同处。有人说异流同源”的考证是:移花接木,东拼西,断章取义,孤证不引,手抄真,并以否定。试问,任何人写书、立传、修谱,是否需要收集资料,分析整理,去伪存真,汇编成书怎能说是移花接木,东拼西凑,断章取义呢?岂有此理!《陈氏入蜀记》有记载,江西峡江马埠头陈氏族谱有记载,《江苏武进毗陵陈氏宗(忠节堂)》有记载,江西省吉水县赤岸村族谱有记,这些资料来之不易啊,极为珍贵。怎能说是孤证不引,手抄失真呢!从某种程度上说,手抄件更为真实。考证族谱世系文化,能作为证据的莫非来自两个方面,即史志谱的文字记载和现实生活中人和物的存在。四川古蔺县、贵州仁怀县、江西峡江县、江苏武进县等,有几万陈叔慎后人,还不能证明自己是谁的后裔仅凭一句造,不成立,义门世系不需要考证,就能把他们余年的承一笔抹掉?他们会应吗?

四、陈峰先生对江州一族的第三个关键词是:异流同源。源头在哪?江州一族始迁祖伯宣也”。这里又调换概念,什么都以陈伯宣为源头,无论他从哪个方面来推算,都行不通。

①把伯宣出生时间提前到661年,比其六世祖陈兼还大30多岁,行不通;

②把十五代分庄从伯宣公至延赏公,怎么算也只有六代,算不通;

③把唐开元十九年(731)义门建庄说成是伯宣,仙桃黄绫老谱”中人物出生时间来看:京(684一687)年,褒(710)年,灌(728)年,并由此,伯宣731年出生,行不通;

把伯宣公说成义门始祖,731年建庄他没出生,832年建庄他只有8岁,还是行不通。

而《中国影像方志》说:“追溯江州义门陈的来龙去脉,要从一个叫陈旺的人说起。”整篇不提伯宣半个字。难道《中国影像方志》录制时没有通知义门总,还是义门总没有汇报情况,不可能,陈德友还在里面介绍义门盛况呢。为什么《中国影像方志》中不提伯宣孙旺呢?矛盾重重!卖《中华义门陈氏大成宗谱》时就提“伯宣孙旺”,搞义门开发宣传时,就只字不提。

实在想不出他们为什么要把陈伯宣放置源头的理由。想来想去只有一种可能,凭的就是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奉文改谱后的所谓《远宗记》《义门记》中“其孙旺”。这可能是大成谱的源头,所以,陈峰先生说:“当然是专业类别的‘谱’的可信程度大于‘史’”。这就是陈峰先生以谱论史,坚持大成谱正确真正原因。 

《宋史•陈兢传》和《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史官编修的,其真实性和权威性,不容置疑,是后人必须遵循无可争辩的历史依据。多谱记载,江州义门陈以陈旺唐开元十九年(731)迁徙德安县长乐里建庄,形成“异流同源,合族同处”的集体生活。因此,多元一体的义门陈后人由此产生而发展为多个世系。

   ①陈叔明五世孙兼的世系;

   ②陈叔慎五世孙旺的世系;

   ③陈叔达支系后人的世系;

   ④可能还有其他王爷后人曾经参与义门的世系。

   也就是说,以上种世系的义门陈氏后人,他们认同“异流同源,合族同处”这就是从古至今义门陈世系存在分歧的原因只是没有像今天这样公开论战而已。根本不需要警惕身边有人打着什么旗号来正本清源,也不需要标新立异的创造发明”(陈峰原话),他本就是异流同源多元一体义门陈后人生在全国各地只是目前还有些人没有觉醒罢了,因此需要大家多宣传;时间是最好的良方,义门人“异流同源”,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选择义门陈氏世系,我们是采用考证后的“异流同源”世系!(时在20206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