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唐代避讳三论志高是叔慎之子

类别:庚子文选 作者:陈刚

最近关于义门的论述较多,志高是谁之子已有好几轮论述了。某某以谱考谱,以谱考史,和笔者不在一个空间维度上面,笔者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讨论什么。谱从志、志从史,就是正史也要掂量掂量是否合情理,这个原则一旦突破,那就恕不奉陪了。

 言归正传,笔者重点谈一下大家所关心的避讳问题。本人在《再论志高是叔慎之子》一文中已经明确说了,唐代由于法律的规定,祖父和父亲的名讳都要避。某某认为杜甫没有避祖父杜审言之讳,举出的例子是杜甫诗《九日登梓州城》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来辩驳。

 唐代避讳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改他字。如柳宗元为避李世民之讳改“民风”为“人风”(《捕蛇者说》)。第二:省略字。如“陈显达”省为“陈达”,唐人避讳显字,因唐中宗名显。《魏书·天象志》)。第三:缺笔。如避李世民、李渊的“世”“民”“渊”之讳,要缺笔。如下:

 

 

世字缺笔:唐·柳公权楷书《大唐回元观钟楼铭》

 

民字缺笔:唐·颜真卿楷书《东方画赞碑》

 

渊字缺笔:唐·欧阳询行书《千字文》

 要说杜甫不避家讳,那是误传。苏轼在《赠李琪》中写道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留诗在他看来杜甫一生不写海棠诗那是因为他的母亲名为海棠是为避母亲之讳。杜甫的父亲叫杜闲,所以杜甫在诗中也没有出现过“闲”字。有人说杜甫诗句有“闲”,举例《留夜晏》诗“临欢卜夜闲”,七言诗“曾闪朱旗北斗闲”。

 对此,南宋周必大《二老堂诗话》卷下《辨杜诗闲殷韵》详细论诗中并没有“闲”字:世言杜子美诗两押“闲”字,不避家讳。《留夜晏》诗“临欢卜夜闲”,七言诗“曾闪朱旗北斗闲”。俗传孙觌《杜诗押韵》亦用二字,其实非也。卞圜杜诗本云“留欢上夜关”,盖有投辖之意。“卜”字似“上”字,“闲”字似“关”字,而不知者或改作“夜阑”,又不在韵。卞氏本妙不可言。“北斗闲”者,盖《汉书》有“朱旗绛天”,今杜诗既云“曾闪朱旗”,则是因朱旗绛天,斗色亦赤,本是殷字,于斤切,盛也。又于颜切,红色也。故音虽不同而字则一体。是时宣祖正讳“殷”字,故改作“闲”,全无义理。今既祧庙不讳,所谓“曾闪朱旗北斗殷”,又何疑焉。

周必大辩证了杜诗中的两处“闲”字,均非出自杜甫本人之手,一为传写之误,一为后人避当朝讳所。杜甫父母的名字都要避讳唯独不避讳祖父可能吗由于唐代有缺笔避讳“言”字当时肯定是避讳了,是后人在传抄过程中所做的增补,非杜甫不避讳。

如此看来,若陈兼祖父为陈才的话,陈兼在《陈留郡文宣王庙堂碑(并序)中的“三才”之语,完全可以用上缺笔的方法来避讳,怎能把“才”字刻上碑!?我们再从陈兼的相关文献中寻找几例。

高适、贾至、独孤及等人都是陈兼的好友,他们对陈兼的才华评价很高,称他有“王佐才”,也没有避陈兼的家讳“才”。“王佐才”,是指辅佐帝王治国创业的才能。还如高适《宋中遇陈二》:“常忝鲍叔义,所期王佐才。”独孤及《送陈兼应辟兼寄高适贾至》:“所以王佐才,未能忘茅茨。”并在《送陈赞府兼应辟赴京序》中继续称赞陈兼:“(天宝)十二载冬十月,果以公才征”同样也没有避陈兼家讳“才”。唐代好友之间交往,很重视别人的家讳,如冒犯别人的家讳一般是不容忍的,那些达官贵人更是如此,再试举两例。

第一例仍用杜甫避讳的事。唐朝剑南节度使严武的父亲是唐朝名臣严挺之,有一次杜甫酒醉失言对严武说:公是严挺之子严武一贯威猛骄悍,一听杜甫冒犯了父亲的名讳,顿时色变。杜甫见状不妙,赶紧自呼祖父名讳说:仆乃杜审言儿。这才扯平了,无事。由此可见杜甫先冒犯了严武家讳才直呼祖父字以求原谅。《唐摭言》卷十二)同时可以再一次看出杜甫的确是避了祖父杜审言之讳的

第二例是唐代郗昂的故事。郗昂与韦陟友善,一日闲话国朝宰相,韦陟曰:“谁最无德?”郗昂误对曰:“韦安石也。”已而惊走出,逢吉温于街中,吉温问:“何此苍遑?”答曰:“适与韦尚书话国朝宰相最无德者,本欲言吉顼,误云韦安石”,既而又失言。后又犯房琯父讳,郗昂士一日犯三宰相讳,“举朝皆叹”,而韦陟也与之绝交。《唐国史补》卷上

由此可见,如果陈兼的祖父真的叫陈才,高适、贾至、独孤及等好友断然不会直呼陈兼为“王佐才”,因为已经严重侵犯了陈兼的家讳,有翻脸绝交的风险。因此,陈才不是陈兼的祖父。

笔者再来谈谈陈蕴珪的避讳问题。白居易当年为乡贡进士的时候,为谋求官职,给当时在京城位高权重的陈京写了一封干谒《与陈给事书》。什么是干谒呢?隋朝建立科举制度后,科举成为了重要的人才选拔机制。但如果没有考中进士,或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又想当官话有一种办法,向达官贵人或皇帝献赋,可以是诗或文章,展现自己的才华与抱负,求得引荐,进入仕途,称为干谒(yè)。干谒,类似于今天的自荐信,是非常正式的入仕社交载体,尤其要注意避收信人的家讳。白居易自荐信:“夫蕴奇挺之才,亦不自保其必胜。”这里的“蕴”字,当“蕴”之意。如果陈蕴珪是陈京的祖父,白居易作为后辈来找陈京求官而不避他的家讳,恐怕前途要尽毁。由此,陈蕴珪也不可能是陈京的祖父。

从上述避讳来看,叔明志高蕴珪京之世系完全站不住脚的;并由此反证志高是叔慎之子,依旧成立。